偃师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9|回复: 1

[大学] 异地高考改革值得期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09: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8月31日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称,相关意见已获国务院批准,在因地制宜的方针指导下,各省区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
  异地高考讨论了多年,众声喧哗,但无统筹安排,相关改革只是停留在试点,试点地区诸如山东、湖南、重庆,本就人口流入少、高考竞争激烈,异地高考诉求远不如上海、北京等地迫切。现在,异地高考政策获批,意味着这项统筹性质的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高考权利将随着方案出台、落地,而逐渐突破户籍壁垒,在国家范围内得到认定。
  人口自由流动,权利却受地域掣肘,这本身两相矛盾。现在采取地方自主命题,且按计划分配招生名额指标,传统学籍加户籍的高考报名制度,已经很难适应人口流动。囿于地方教育差异,它一方面催生出大量留守学生,另一方面,对随迁子女产生额外高考成本,这部分成本中,异地往返以及相关程序成本事小,关键是教育差异会导致“水土不服”,影响考生发挥。目前许多地域虽出现了松动,比如上海,报名制度放宽为户籍(或居住证)加学籍,但这依然是低层次放开,谈不上真正的异地高考,异地高考的最终取向,应该是剥离户籍对于高考报名的绑定,实现以学籍报考。
  当然,以学籍报考,不等于彻底放开,推行异地高考,是要激活随迁子女的考试权利,而非实现“自由高考”,这是防范“高考移民”的考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招生指标、升学机会是定量,随迁子女流入便会挤占资源,因此需要在随迁子女和本地考生间作出平衡,这个平衡反映到政策上,就是随迁子女参与异地高考的门槛,比如,一定时限的纳税证明、工作证明,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读年限,等等。《意见》厘定由地方先自立方案,主要也是让地方找准这个平衡点,因为,各地承载能力、教育竞争程度、人口流入流出比等各不相同,高考报名标准无法一刀切。
  不过,地方自立门槛,符合因地制宜,却也存在改革隐患。这些年的计划招生,以及大学招生地方化,已表明了高考报名、录取的地方割据之严重,异地高考本身是项联动改革,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等问题,考生权利的兑现,需要政策、财政提供支持,地方出现排斥也理所当然,这在以往的试点改革已经证明。因此,不排除地方在设置报名条件上垒高门槛,以此间接维护本地考生利益。那么,这又牵涉中央统筹与地方自主之间的平衡,至少,地方权限不能没有节制,在制定报名门槛上,中央应有一套独立于地方的论证方案,通过和地方标准的比较、扬弃,做到不伤害流入地考生利益同时,最大限度维护随迁子女权利。
  从长远来看,异地高考与人口流动将会相互助推,因而,它对于传统的计划招生体制,乃至户籍制度的改革,都将起到破冰意义。伴随而来的问题是,随着户籍制度在高考报名上的松绑,教育资源、实力强劲地区,对考生吸引力或将更大,这甚至可能反过来影响人口流动结构,对于教育、发展水平本就很低的地区而言,这并非十足的利好,毕竟它可能加剧人才的外流。因而,异地高考,只是赋予了随迁子女群体的机会公平,至于范围更广的教育公平,也只能从各地区教育资源的渐趋平衡上得到保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偃师论坛

GMT+8, 2024-4-29 09:27 , Processed in 0.1634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